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今日股市开盘行情沪指开盘报3515.50点,跌幅 0.27%
- 泉州打造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经营主体绿色发展
- 2023年泉州城乡医保参保缴费下月启动
- 《滁州市2024年购房补贴操作细则》印发_
- 重庆郊区的菜农,坐着地铁去卖菜
- 泉州三年制中职招生计划还有5073个名额 31日前抓紧申请补录
- 叮当猫:让成长回归纯粹 让书包“会装”不“花哨”!
- Puiforcat 与 Jin Kwon 联名推出十二生肖银制香槟杯
- 上证指数今日开盘行情沪指开盘报3515.50点,跌幅 0.27%
- 汉阴县人社局: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技能培训
- 国家统计局凉山调查队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 厦门高中特长生招生明起报名 22所学校计划招收453名学生
- 重庆郊区的菜农,坐着地铁去卖菜
- 三天百万粉!BW韩援Coser Yasal发布感谢视频!
- 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减租减费逾1.5亿元
- 【凉山交通】道路阻断信息
- 探索 •突破|嘉宝莉第7届枪王争霸家具漆涂装艺术大赛火热开启!
- 暑假期间,泉州中心市区三大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19413人次
- 我市公共机构带头开启“省电模式”_
- 啄木鸟童装 夏日的百搭穿搭 T恤造型时尚耐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